第三百九十四章 【平定四郡】-《猎击三国》
第(2/3)页
首先,江东势力也象曹操一样,陷入大义危局。
九月下旬,马悍终于等来了天子诏书,旋即公告天下。斥责江东孙氏,包藏祸心,拒不受官爵,图谋割据,糜烂地方,今奉天子圣意讨之云云。
孙权等江东众闻之,当真气歪了嘴。曹操无故攻你马悍,被斥为谋逆;你马悍无故攻我江东,却说我割据(貌似也没说错)。这简直、这简直……江东众想了半天,也没整出个合适的词形容。
不过,马悍倒有个形象的说法:双重标准。
没错,这就是双重标准,你当“挟天子以讨不臣”是白说的?天子在握,大义在手,想打谁就打谁;没理由就找理由,没罪名就安罪名。只要实力够,讨伐的借口不用愁。
其次,陶氏兄弟发挥自己家族的影响力,陶商潜回丹阳(陶谦故里),策动守军举义旗,杀掉江东守将,并接应马悍大军渡过长江,攻占石城。这直接打乱了江东军的整体部署,尤其此二城一失,完全割裂了宛陵与秣陵、湖熟、江乘、句容等诸县的联系,半个丹阳郡尽失。
最后,四面合围来了——江东孙氏的生死大敌,江夏黄祖,趁火打劫,派遣其子黄射,率五千水军,顺长江北上,从南面攻入丹阳,烧杀劫掠。
这一下,江东势力陷入了马悍、太史慈、陈登、黄祖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团团包围之中。一句话,再不跑,就等着被包饺子吧。
政治军事上极度不利,内部亦不和,这一仗,实在没得打。周瑜也是军政双料人才,能打就打,不能打也绝不勉强,当机立断,挥师退兵。
三万余大军,加上数万百姓,乘船从冷水退往歙县。然后分兵两路,主力顺着新开的沟渠入浙水,然后往东进入会稽。程普、韩当则率领一支偏师,约八千人马,从浙水绕至彭泽,突然袭击黄祖设在长江边的水寨大营,杀敌数百,烧毁粮秣万石。
黄射急忙回师救援,结果半路被韩当伏击,险些杀死,溃不成军,仅以身免,仓皇逃回江夏。
正如张昭等所料,马悍没有继续追击,一下拿下江左与江右四个郡,各种军政事务纷至沓来:各郡县官员要任命、百姓要安抚、世家豪强要结交、溃兵乱匪要清剿……在雒阳方面派来的行政官员抵达交接之前,够马悍与他的将士们忙到年底的了。
四个新得之郡,九江距豫州最近,后援来得最及时,加上马悍等也在此地经营最久,很快控制了全郡局面。丹阳郡民风剽悍,一直是个匪乱严重的地区。无论是袁术还是孙策,都很挠头,也下过大气力清剿整治,总算有所成效。所以马悍接收这成果,也算少了不少麻烦。遂以陶商领太守,管承任都尉;一个是本地豪强世家,一个是专削乱匪的悍将,两人合作,基本能控制局面。
吴郡,是孙氏的大本营,治理难度最大。所以马悍在这里也放了两位大能:一个是吕岱;还有另一位新归顺的江东势力代表人物之一,吕范。吕范任吴郡太守,吕岱任郡丞。有这一老一新互相搭挡,相信早晚会将吴郡治理好。
最后要说到的就是庐江了。
庐江在袁术治理下,准确的说,是在原庐江太守刘勋的治理下,很不得力,一直很乱。
今天黄祖的江夏军打过来,明天孙策的江东军打过去,后天雷薄、陈兰的贼军也来插一腿……当真是兵过如梳,贼过如篦,荼毒地方,没得消停。
郭嘉与荀攸分析庐江局势后一致认为,要解决庐江问题,首先就要解决雷薄、陈兰这支贼军。此贼一去,可同时起到三个作用:震慑霄小、安抚庶民、解除内患。
马悍赞同二位谋主之议,不过他也清楚,这支躲藏在大别山深处的贼军,要打败他们很容易,但要找到他们却很难。后世百万大军剿匪记,深刻地诠释了这一点。当然,再难也不过一股悍匪而已,一定要打掉。
第(2/3)页